首页
关于我们
范氏动态
范氏快讯
范氏图库
在线视频
公告
范学书讯
范氏文化
文化产品
范氏溯源
范氏名人
范氏名胜
名人书画
姓氏文化
范学研究
范仲淹研究
文献典籍
学术论著
研究团体
宗亲联谊
机构概况
范氏分布
寻根问祖
宗亲联谊
宗亲留言
会员申请
范园
范园简介
范园保护相关政策
范园大事记
范园图片
范园建设规划
范园旅游
范氏企业
伊龙集团
洛阳华中铝业
广州范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伊龙高新公司
伊龙药业公司
范氏族谱
网站留言
网务堂
网站导航
热点新闻:
[2025-10-14]
范崇嬿: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巾帼力量
[2025-10-11]
范仲淹到过洞庭湖,登过岳阳楼
[2025-10-11]
桐花万里映丹心--记河南农业大学林业学院...
[2024-10-03]
苏州景范中学西校区范文正公像揭幕
[2024-06-05]
破解河南范家门景区崛起密码
[2015-05-19]
范长龙敲打克里中方主权不容侵犯
[2015-05-19]
克里首见军委副主席 外媒:被范长龙先将一...
范氏快讯
公告
范学书讯
范仲淹研究
文献典籍
学术论著
研究团体
范园大事记
网务堂
热点新闻
首页横幅
文化产品
姓氏文化
范氏溯源
范仲淹网
主 编:范少武 电话:13700791022
副 主 编:范宏伟 电话:18837988388
法律顾问:范纪奎 电话:13838813110
联系地址:中国·河南省伊川县伊龙国际大酒店306室
邮政编码:471300
邮箱:ycxwf@163.com
网址:
http://fzyw.org/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论著
- 河洛中原是故山
河洛中原是故山
时间:
2014/4/3 18:06:50
来源:
字体:[
超大
中型
标准
]
中国姓氏,各有起源,源远流长。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从人祖太昊伏羲氏算起,姓氏发展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北宋时《百家姓》问世,当时收录单姓438个,复姓30个。千余年后的今天,已发展到7000多个。但是就像水有源、树有根一样,各自的根是不会大变的。如台湾出版的族姓巨著《台湾地区族谱目录》,收录200多姓万余部谱,几乎穷尽台湾民间所有谱牒,究其这些谱牒的家族开基祖,无不是来自中原、河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经济发展、战乱乃至民族融合,决定了他们的子孙由中原向四周,尤其是向南方乃至海外的迁移。全国方言学会理事长、厦门大学著名教授黄典诚撰文称,台湾同胞“寻根的起点是闽南,终点无疑是河南”,并还作了一首诗:“河洛中原是故山,永嘉之乱入闽南。谋生遍到椰林地,击揖全收淡水湾。漫谓蛮人为鴃舌,须知祖语在乡关。寻根讵属寻常事,唤取台胞早日还。”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历史原因,一海之隔骨肉离散,成为人间悲剧。海峡两岸盼统一,笔者诗《望尽天涯路》曰:“骨肉离散数十年,风烛白发泪已干。望尽海天盼归人,何时才有返乡船?”在台胞中引起强烈反响。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
60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国共对垒,海峡两岸绝断大半世纪,而今和解。历史握手两岸近,硝烟散尽海天蓝,乃国家民族之大幸!诗曰:“同室操戈一场梦,战火烽烟越时空。血染国土碑尚在,骨埋故山坟未平。海隔祖居看日落,水断乡路望月明。握手言和两岸近,化解恩怨共复兴。”
范姓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资料中多有记载:如西汉时期中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五帝本记》;后晋时期,中国著名史学家范县人张昭编著的《唐书•宰相世系表》;南宋时期史学家郑樵编著的《通志•氏族略》等。
 范姓和中国其他姓氏一样,均为炎黄子孙,同为龙的传人。据《范氏族谱》载:范氏源于上古,尧帝时为伊祁氏,舜帝时为陶唐氏,商汤时为豕韦氏,周朝为唐杜氏,晋为士氏,始祖曰士会,食采于范(即今河南省范县),遂称范武子,因以为姓,所以范姓之根在范县。
为了加强海内外范氏宗族的交流合作,弘扬范氏文化,范氏宗亲寻根谒祖,促进范姓发源地范县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范县人民政府和香港景范基金会决定联合举办首届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暨范氏始祖范武子授姓2600年纪念大会。海内外范氏宗亲代表暨社会各界范学研究专家学者与会,盛况空前。
范氏是中华民族诸多优秀氏族之一。范仲淹,世称范文正公,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省洛阳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万安山。范园千秋名墓,距县城17公里,离洛阳市25公里。山重水复,气聚风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金碧辉煌,有毛泽东手书范仲淹《苏幕遮》刻匾。
照片说明:范园广场--范仲淹塑像
照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手书范仲淹《苏幕遮》刻匾。
2006年5月23日,台湾范氏裔孙仲淹公祭祖代表团,远渡台海,专程赴伊川范仲淹墓地祭祖。2012年4月13日,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尚墨玲等和台湾范仲淹后裔28代孙、中华文化协会会长、世界文化总会主席范光陵暨夫人邱绣陵博士一行,在河南省洛阳市共植“同根树”。
这棵树是在颐和湾上千亩林地挑选出来的一棵非常有意义的树,属常青树种。树干有碗口粗细,同一根而发两枝。离地面60公分处第一次合抱,骨肉相连。然后曲环而上生有间隙。往上又60公分左右再次合抱,顺势环生。再往上
50公分,分枝交互而长,树冠浑圆,枝繁叶茂。此树象征台海两岸同胞同根生。范光陵暨夫人邱绣陵博士一行植树后,专程赴伊川县许营村北万安山范仲淹墓地祭祖。
照片说明:
尚默玲(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中)、杨炳旭(中共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右四)、范光陵(28代、左四)、邱绣陵(左三)、范章(洛阳范仲淹研究会秘书长、28代、右三)、孙继刚(洛阳辞赋研究院院长、右二)、王延岭(中共伊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左二)、郭玲娟(伊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左一)、王正鹏(作家、右一)
照片说明:
范光陵(28代、中)、邱绣陵(右三)、范章(洛阳范仲淹研究会秘书长、28代、右二)、范振国(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伊川范氏宗亲联谊会会长、伊龙集团董事长、30代、左三)、范钦成(范园守墓人、28代、左二)、范校伟(中共伊川县委宣传部纪检书记、伊川范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30代、右一)
台湾地区领导人,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曾题词:“范风有继”:
诗曰:
遥看故山日月明,树木连枝同根生。
中华民族龙在天,千秋大业共复兴!
附录:寻根问祖始祖山
始祖山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野,是世界华人寻根问祖之圣地。山顶的轩辕庙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祖山著称“中天一柱”,主峰风后岭海拔793米,相对高度540米,远远望去,好似一尊轩辕黄帝像,伟岸挺拔,眉眼毕现,蔚蔚壮观,令人肃然起敬。南坡和东坡为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直插云霄,奇峰怪石林立,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岳风景。走进山门,登上望祖亭,遥观山顶,依山势而成的炎黄二帝巨雕坐像清晰可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保存数千年的古建筑轩辕庙,门外石碑刻有贺敬之题写的“中华文明始祖”碑文,庙北边是历代名人登山拜祖颂黄帝的石刻碑群。传说历代名人和百姓每年农历三月三登山拜祖,延续至今。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返回前一页】
【关闭窗口】
文章链接:
http://fzyw.lyhkwl.com/shownews.aspx?id=438
上一篇:
范纯仁:名相之子复名相(下)
下一篇:
范纯仁:名相之子复名相(上)
相关文章:
·河洛中原是故山
·范纯仁:名相之子复名相(下)
·范纯仁:名相之子复名相(上)